首页 > 高三语文 >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诗意栖居与“生活美学”...[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诗意栖居与“生活美学”...[高三][语文]
收录时间:2021-12-21    答题:高三语文(王老师)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诗意栖居与“生活美学”的出场

徐国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的整体趋向已从过去的精英文化范式,转向了一种更为通俗化、娱乐化,更贴近常生活的大众文化范式。这种大众文化形态与传媒、消费、时尚等紧密旧结合在一超,具有很强的生活伴随性,它能是一种娱乐、一种展演,甚至是一种消费行为,比如影视欣赏、艺术鉴赏、时尚消费、演艺活动等。

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人们越来越把日常生活看作自身的发源地和目的地,以“生活世界”为主要追求,迎向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美好生活”。“生活世界”是胡塞尔后期现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针对的是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是一个“真正人性”的世界,它突出日常生活的本体性地位,重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和体验。“生活世界”的理念对日常生活本体性意义的肯定,使大众的休闲、消遣和娱乐得了正名,它规避了教条化、工具化的约束,追求的是忙里偷闲的完全放松和喜剧式开怀一笑的快乐体验,影视剧、微博、微信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应该看到,“生活世界”在匡正功利主义、工具理性之偏,把人们从“异化”、粗鄙状态中拯救出来,回归诗意栖居的生存态度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生活美学的出场,反映出大众文化从早期对精英文化的一味“反叛”“对立”状态中,找到了“生活”这个落脚点,走向了更具有实践和建设意义的“诗意栖居”的安顿之所。生活美学的崛起,应和着当代人的美好生活诉求,把去士大夫式、精英式的优雅品位,与大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了。过去,审美活动是少数人的专利,孤灯黄纸,唱和,多么与众不同,是文人圈超凡脱俗的精神壮举;今天,审美变得唾手可得,人人都能刷“抖音”,个个都拿照相机,艺术审美的神秘感消失了,而且实质地回归了大众生活。

生活美学打破了审美的“两个世界”分割的围墙。它把士大夫与老百姓、美与生活、艺术和自然、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分裂状态,重新沟通、融会,营造出一种“美即生活”的生存态度。一方面,它把审美从传统的精英“仪式化”状态,拉回到生活体验的日常状态,从“独乐乐”的精神独享转变为“众乐乐”的人人分享等。另一方面,美已不再呈一种客体“观赏”状态,而是一种主体“享受”的状态,并与文化消费和文化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了一种消费美学、休闲美学、创意美学、体验美学和实践美学,渗透融合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美学的观念,沟通了精英和民间两个场域,统合了人的自在性和创造性,积聚着自然法则和诗意栖居的生态精神。它隐含的价值观,打破了历史、文化差异造成的阶层区隔和“两极分化”的对立状态,建构出一种弥合文裂缝的“混合场”和协调机制,包括现代与后现代、科技与人文、自然与创造、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灵与肉与、理性与感性、传播与接受、文化与消费等。同时,生活美学也从传统各派价值理论的“交叉”点中,引申形成一种“以生为中心”的具有“包容性”的理论价值指向,如物我同在、灵肉同感、涵性养性、水费理性、诗意生存等。

在期待“生活美学”保留审美“在世性”的同时,也呼唤其以深厚的人文精神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真正实现人的“诗意的栖居”。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较于精英文化范式,生活美学是一种更为通俗化、娱乐化,更贴近日常生活的大众文化范式。

B.审美的“两个世界”的围墙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历史、文化差异造成的阶层区隔和“两极分化”。

C.过去审美活动是文人士大夫等精英人土的专利,现在审美变得唾手可得,渗透融合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

D.生活美学在保留审美“在世性”的同时,也以深厚的人文精神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使诗意栖居得以实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整体趋向的变化为讨论背景,引出下文对“生活美学”的阐述。

B.第二段主要阐述了胡塞尔后期现象学中“生活世界”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C.第三段通过“过去”与“今天”的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分析了生活美学崛起带来的影响。

D.文章借助“生活美学”这一概念,论证了真正实现人的“诗意的居”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3生活美学对实现诗意栖居的生活愿景有怎样的意义?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

【答案】

1D

2C

3①生活美学的出场,为诗意栖居找到了“生活”这一安顿之所;②生活美学的观念,沟通了精英和民间两个场域,统合了人的自在性和创造性,积聚着诗意栖居的生态精神。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其次再浏览选项的内容,并到文中找到与四个选项相关的内容和关键句子;最后将选项内容与文中相关句子进行对比辨析,从而确定最终的正确答案。本题中,D项“生活美学在保留审美 ‘在世性’的同时,也以深厚的人文精神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使诗意栖居得以实现”曲解文意,原文:在期待“生活美学”保留审美“在世性”的同时,也呼唤其以深厚的人文精神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真正实现人的“诗意的栖居”,是未然变成已然,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理清文章的思路;其次还要分析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找出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本题中,A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错误。原文是“过去,审美活动是少数人的专利,孤灯黄纸,唱和,多么与众不同,是文人圈超凡脱俗的精神壮举;今天,审美变得唾手可得,人人都能刷“抖音”,个个都拿照相机,艺术审美的神秘感消失了,而且实质地回归了大众生活”,运用今昔对比,分析了生活美学崛起带来的影响,但不是正反两方面,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先通读文本,标记包含相关信息的重要语句,然后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出发,结合材料提炼观点。观点必须于文有据,合情合理,要做到客观公正,不能任意拔高或贬低。本题要求“生活美学对实现诗意栖居的生活愿景有怎样的意义?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答题区间主要集中在材料三段、五段,可喜的是每段都有中心句。三段“生活美学的出场,反映出大众文化从早期对精英文化的一味‘反叛’‘对立’状态中,找到了‘生活’这个落脚点”,五段“生活美学的观念,沟通了精英和民间两个场域,统合了人的自在性和创造性,积聚着自然法则和诗意栖居的生态精神”,综合以上关键句,即可得出答案。注意,四段是 “生活美学打破了审美的‘两个世界’分割的围墙”,是生活美学对审美的作用,不包括在答案中。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科普、报告);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连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