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语文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集句苏轼怅望送春杯(杜牧)...[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集句苏轼怅望送春杯(杜牧)...[高三][语文]
收录时间:2021-12-21    答题:高三语文(季老师)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集句

苏轼

怅望送春杯(杜牧)。渐老逢春能几回(杜甫)。花满楚城愁远别(许浑),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刘禹锡)。

吟断望乡台(李商隐)。万里归心独上来(许浑)。景物登临闲始见(杜牧),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

(注)本词作于被贬黄州期间。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集句,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首诗。本词就是截取了五人的诗句合成一首词。

B.词的首起两句选取二杜的诗句,点出对酒伤春的意境。怅望着这杯送春之酒,撩起了比酒更浓的伤春之情,又由伤春到伤老。

C.“吟断望乡台”一句,写的是苏轼被贬南迁、远离故土后登高远眺,遥望故乡而不断沉吟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D.本词末句运用对比、夸张的手法,反应了苏轼当时心态的一个侧面,君门不可通,故土不可还,他哀感无穷,心若死灰。

2请赏析“满”“独”二字。

【答案】

1D

2①“满”写出时值春天,花满楚城的景象。以花开的繁盛反衬(乐景衬哀情)作者的贬谪离乡之愁。②“独”即孤独,作者独自登高远眺,漂泊在外的乡思和孤独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首先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最后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本题中,D项“对比”属于无中生有,本词末句没有使用对比的手法。故选D项。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答题时要借助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并且区分异同点。本题中,“花满楚城愁远别(许浑),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刘禹锡)”写诗人所处之时节恰是盛春,繁花似锦,故曰“花满”。楚城,正是作者被贬之地——黄州,词人流离飘零于此,远离故乡和亲人,在“花满楚城”,词人不但没感受到春的蓬勃与喜悦,反而倍感凄凉难耐,完全是基于受打击、遭流放的原因。“满”写出了时值春天,花满楚城的景象。以花开的繁盛反衬(乐景衬哀情)作者的贬谪离乡之愁。“吟断望乡台(李商隐)。万里归心独上来(许浑)”,“独”字突出了词人孤身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感。

参考译文:

惆怅地望着手中这杯送春酒,身体逐渐变老又有几回能再逢见春。楚城繁花什锦心里却伤愁远方离别,非常感伤。更何况酒宴上清丝急管奏出的别离之音。

在望乡台断断续续的吟诵,纵使与故土远隔万里,却仍然归心似箭。此时归心万里,同筵的诸君,又何人会此登临之意,辗转徘徊,反思内心。相思之苦,心如寒灰。

鉴赏古代诗歌的“炼字”艺术,可以从品味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字词所营造的意境(景象画面)、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思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炼义,即理解分析所炼之字在诗词句子中的含义,诗句中作者所用的字词已经超越了字词本身的意义,赋予了更多的形象义,如语境义、比喻义以及象征义。然后是炼象,即描述景象,该字在诗句中所表达的内容景象包括描写的对象、内容、景象等要素。第三是炼所营造的意境,即用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优美,或雄阔,或幽静。五是炼表达效果,即分析用该字在描写特点、表情达意上的好处。六是炼所抒发的情感,分析用该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