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语文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中国地图高鹏程①乡下拜年...[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中国地图高鹏程①乡下拜年...[高三][语文]
收录时间:2021-11-13    答题:高三语文(郑老师)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国地图
高鹏程
①乡下拜年,看见几乎每家堂屋里都挂着一张中国地图,大舅家有,二奶奶家有,还有小姑,小姨家……这些地图,有些新贴上去不久,有些看起来有好几年了。但是和烟熏火燎几十年的土坯墙相比,依旧有些突兀。几乎是昏暗的土坯墙上唯一鲜亮的事
②“究竟是怎么回事?”终于,在外婆家,我忍不住问呆立在地图边的三舅。三舅没有说话,用手指了指,让我自己看。
③地图上,从小小的平峰镇出发,一些用铅笔画的歪歪扭扭的曲线,慢慢延伸到了四面八方:山西、浙江、上海、新疆、广东……经过简短而漫长的跋涉后,圈住了一些字体或大或小的地名。
④我明白了,这些地图上连着的地名,都是我的表兄妹们外出谋生和打工的地方——在山西沁水挖煤的是大表兄;远嫁新疆的是二表妹;云南昭通的是三表弟媳妇的老家,如今,他们又双双在浙江西塘打工……我也看到了自己借以谋生的——浙江象山。我的这些穷亲戚们,大字不识几个,老家粗糙的方言,也不适合他们表达什么细腻的感情。他们只是把对每一个亲人的牵挂,用一根瓜蔓一样的铅笔线,以一种具体而虚幻的方式维系在地图上。
⑤中国地图,原来还可以是我们某个人情感分布的地图。某些陌生的区域和地名,因为是亲人所在而不断变得熟知起来。比照“人口地图”、“经济地图”……或者,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属于我们的“亲人分布图”吧!
⑥我想,我的这些穷亲戚们串门、相聚时,可能就会凑到这张中国地图前,指点着说这里那里距离的远近,说这里那里各自在远方的儿女的近况。而一说“这里那里”,是否就有天涯咫尺之感,甚至亲人音容如在眼前了呢?
⑦我的不识字的三舅,年迈的三舅,我的胸怀祖国的三舅,站在地图前看起来就像一个将军正指挥着自己的士兵南征北战、东奔西走——不,他其实更像一只衰老的蜘蛛,用眼光抚摸着自己用蛛网围成的疆域。
⑧在广东某地,有几个涂得最黑最重的黑圈——这是他最小的女儿辗转打工的地方——因为讨不到工钱,她已有三年多没有回家……
⑨在热闹的过年鞭炮齐鸣之后,在喧闹的亲朋好友散尽之后,在这个昏暗的小屋里,三舅会以怎样的神情凝视着地图下方的某个地名?他的思绪会怎样一次次地坐上南去的火车,循着这条简短而漫长的曲线,在他有限的关于南方繁华世界的信息中,去看望女儿生活的城市,看见女儿忙碌、疲惫的身影……抑或还有快乐的满足的笑容?而每次“探望”回来,他又会怀着什么心情,拿起铅笔,在这个他十分陌生却已经变得熟悉的点上又加上重重的一圈?……
⑩“阿舅,还是让小妹回来好了……”
“啊……”三舅仿佛从梦中惊醒了一般,但他用力挥了挥手,下决心似的说,“什么话!”
我没有去更多的人家。但我知道,我的判断不会有什么差错。因为早就听说了,宁夏西吉,这个拥有47万人口的贫困大县,每年外出打工的约有12万人。后来我才听说当地的一首新民谣:家家屋里老两口,门前拴个大黑狗。十户人家九户空,墙上一张大地图。
(文章选自2011年《散文》第10期,有删改)
(1)第③段中作者用“跋涉”一词描写地图上一些用铅笔画的曲线,请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2)第⑦段中作者为什么先说三舅像一个将军,后又说他像一只衰老的蜘蛛?
(3)简述以“新民谣”作结尾的作用。
(4)第11段写三舅,着墨不多,但很精彩,试从此段的描写探究三舅的形象特点。
(5)请探究以“中国地图”为题的好处。

【答案】
(1)

运用比拟手法,形象写出了铅笔画线的歪歪扭扭,也突出了亲人间千山万水的阻隔。暗示了三舅家儿女们外出打工,是一条路途遥远充满艰辛的谋生之路;对在家的老人们来说,牵挂儿女也是一条绵长而艰辛之路。


(2)

三舅关注儿女在外谋生,就像一个将军指挥千军万马,写出三舅为儿女辛苦操劳。说三舅像“衰老的蜘蛛”形象地写出了三舅的年迈和生活的辛酸,表达对故乡亲人的关注和同情。蛛网围成的疆域是他的父爱辐射的区域,更加突出了父爱的执着和深沉。


(3)

(从内容看)新民谣把当地人外出打工现象由上文的“我”的亲人扩大到整个地区,进一步说明该现象的普遍,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旨;(从结构上看)点明题目,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使“中国地图”这一核心意象得以突出;(从表达看)民谣语言生动活泼,朗朗上口,富于地方特色,使文章表达有变化,颇具乡土情趣。


(4)

写三舅的心理活动,写出他对小女儿深深地牵挂和对女儿处境的担忧;写三舅的动作和语言,表明他对“我”的建议的断然否定,看似无情的行为,却体现了一个父亲浓浓的爱。


(5)

作为线索连缀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作为文章的核心意象使文章的中心内容突出;“中国地图”是“亲人分布图”,维系了浓浓的亲情,也体现了真挚深切的爱;从“中国地图”上,可以看到中国西部一个地方人民艰辛的谋生之路,反映了家乡一种普遍的现实状况,从而促使人们对外出务工的合理性进行反思。从表达的思想感情看,“中国地图”浓缩了了作者对家乡人民浓浓人情的赞美,对故乡亲人辛酸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解析】(1)解答此题,首先根据上下文语境领悟词语含义,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联系人物情感,考虑修辞手法的运用。用“跋涉”一词描写地图上一些用铅笔画的曲线,“跋涉”本应对应山水,指涉足于泥水之中艰难行走。文中写“用铅笔画的曲线”“跋涉”,用了“比拟”的修辞,分析修辞的作用和效果。联系三舅生活经历:年事已高,子女在外打工,他用铅笔在地图上画出了孩子们打工的所在地。“曲线”既指外出打工子女的曲折的谋生之路,也指在家的老人们牵挂儿女的一条绵长而艰辛之路。(2)首先明确这句话的修辞是比喻,明确本体和喻体,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似点,联系上下文,联系人物情感,组织答案。文中提到了三舅的子女亲人分落全国各地,在各地打工。离家日久,三舅年事已高,对不在身边的亲人很思念,很关心。明确上下文的主要意思后,在联系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就能组织答案。先说三舅像一个将军,写出三舅为儿女辛苦操劳;再说三舅像“衰老的蜘蛛”,出了三舅的年迈和生活的辛酸。体会作者情感,写出比喻的效果和作用,突出了父爱,组织语言具体回答即可。(3)小说中结尾段落的作用首先要明确这段文字本身的内容是什么,明确句意或段意;其次要结合人物形象去考虑,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小说的情节、结构或主旨考虑。同时还要结合表达手法去考虑。从结尾这段民谣本身含义来说是,把当地人外出打工现象由上文的“我”的亲人扩大到整个地区,进一步说明该现象的普遍,从情节结构上来说,与小说的标题“中国地图”相呼应,与开头提到的“地图”相照应,突出了“地图”这个核心意象。从表达手法上考虑,民谣具有地方特色,颇具乡土情趣。参考分值,然后组织语言具体回答即可。(4)首先审读题干,明确答题区间是在第11段。其次明确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手法入手,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本段塑造“三舅”这一典型形象,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表现性格特点的。我们在分析他的性格特点时,要抓住他的心理,如“下决心似的”;动作描写“用力挥了挥手”、语言,如“什么话””体现了他的“表明他对“我”的建议的断然否定,体现了一个父亲浓浓的爱”;,然后分点具体回答即可。(5)解答此题,可以根据小说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解答,根据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要表达的主旨,等方面来考虑即可,同时还要结合故事情节。总之,答案围绕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等展开。通过“中国地图”这个物件发生的一系列情节,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主题。可以分析 本文重点刻画的人物夏、解具有的性格特点入手等。可以分析本文所要表现的中心“批判了社会上因财而迷失真与善的社会现象”,答案不唯一,要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