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语文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待漏院记(宋)王禹偁①朝廷自国初因旧制...[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待漏院记(宋)王禹偁①朝廷自国初因旧制...[高三][语文]
收录时间:2021-12-06    答题:高三语文(阎老师)

【题目】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待漏院记

(宋)王禹偁

①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相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乃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          有思乎?

②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③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下死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④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⑤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注]①漏:古代计时器。②哕哕:拟声词,徐缓而有节奏的响声。③眚:日食或月食,引申为灾异。④重瞳:相传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子,此指皇帝。

(1)可填入第①段横线处的虚词是     

A.且      B.所      C.其      D.也

(2)对第②段贤相待漏时思虑的分析,都符合文意的一组是     

①安泰百姓,并吞四夷    ②消弭战患,开垦荒田

③举荐贤能,贬斥奸佞    ④辞官消灾,严惩罪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下列成语与第③段描述的奸相不吻合的一项是     

A.恩将仇报       B.以权谋私       C.党同伐异    D.阿谀逢迎

(4)赏析②③两段画线句的描写手法。

(5)结合内容,分析第④段的作用。

【答案】(1)C

(2)D

(3)A

(4)前者生动刻画出贤相为国计民生而焦虑、时刻准备上朝答 对的神态,后者刻画了奸相为一己之利而烦忧那种装模作样的神态,表达了作者 鲜明的褒贬。

(5)第④段先总结宰相所思所为对于治国安民的重要性,再补充了尸位素餐、明哲保身的庸相不可取,体现行文及阐述的缜密周全。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句子含义,选择题可使用排除法。此处“待漏之际,相君          有思乎?”指宰相大概想得很多吧,虚词在此表示揣测的语气“大概”,应该“其”,排除ABD。故选C。

(2)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重要段落内容的能力。要结合语段内容具体分析,抓住句中的关键词,组合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判断。根据原文“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可概括出“消弭战患,开垦荒田”;根据原文“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可对应“举荐贤能,贬斥奸佞”这一特点,这是一道组合选择题,选②③组合。故选D。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考生要找准答题区间,认真阅读文本,了解段落内容,理解成语含义,应结合语境具体分析。A项,“恩将仇报”与第③段描述的奸相不吻合,原文与“恩”“仇”相关的表述为“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或许在想,我有私仇未报,考虑怎样斥逐仇敌;有旧恩未报,考虑怎样使恩人荣华富贵”无中生有,“恩将仇报”的说法从第三段看无此内容,属于无中生有。“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对应B项“以权谋私”。“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对应C项“党同伐异”;“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对应D项“阿谀奉承”。故选A。

(4)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先指出用了哪种描写手法,然后再结合语境具体分析,最后还要指出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忧心忡忡,待旦而入”,怀着深深的忧虑,等待天明入宫,运用了心理描写,刻画出贤相为国为民焦虑、时刻准备上朝答对,忠心耿耿的神态;“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他为私事思绪纷乱,强自坐着假睡,运用了神态描写,刻画了奸相装模作样,自私贪婪圆滑世故的丑态。两个句子内容上对比,使贤相和奸相形象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感情的褒贬。

(5)本题考查理解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段落的作用,要从结构、人物、主题等角度考虑。“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因此可以懂得,一国之政,万人之命,系于宰相一人,难道可以不谨慎以待吗?从结构上总结宰相所思所为对于治国安民的重要性;“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还有一种宰相,他们没有恶名声,也没有好名声,随波逐流时进时退,窃取高位贪图利禄,滥竽充数而保全身家性命,也是不足取的,从内容上补充了尸位素餐、明哲保身的庸相不可取,体现行文及阐述的缜密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