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语文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①最近几年来,我在许多文章中和发言中...[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①最近几年来,我在许多文章中和发言中...[高三][语文]
收录时间:2021-12-06    答题:高三语文(张老师)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最近几年来,我在许多文章中和发言中,都宣扬一个现点: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我是根据历史事实和现实情况有感而发的,没有丝毫主观成分。

②在这里,关键是一个“交”字,一边倒,向一边流,不能称之为“交流”。古往今来,地球上不知道有多少国家,多少民族。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创造。文化不论大小,一旦出现就必然向外流布。我认为,这可以算是文化的一个特点,全体人类都蒙受了这个特点之利。如果没有文化交流,我们简直无法想象,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世界,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人民生活水平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③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国家。从蒙昧的远古起,几乎是从一有文化起,中国文化中就有外来的成分。中国古书上说:“有容乃大”。中国人民是最“有容”的,我们肯于和善于吸收外来的好东西,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只要对我有利,我们就吸取。海容百川,所以能成其为大。我们能吸收各种文化,所以才能创造出这样光辉灿烂的文化。鲁迅先生提倡“拿来主义”。正表示了这种精神。

④但是,中国不但能“拿来”,我们也能“送去”。历史上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伟大的发明创造送到外国去,送给世界人民。从全世界范围内历史和现状来看,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样辉煌的程度,中国人民与力有竭。

⑤可惜的是,西方国家自从产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势。世界上其余的国家都争先恐后地向西方学习。即以中国而论,我们今天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甚至衣着打扮,从头到脚,哪一件不是从西方来的?中国素以美食名扬全球:然而,就是在这方面,我们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其余的更不必说了。于是乎西化之声洋洋乎盈耳,响彻全球矣。西方人大都自我感觉极为良好,以“天之骄子”自命。他们在下意识中大概认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今后也将永远是这个样子。

⑥孙子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是指战争而言。其实在其它方面也是这样。今天,中国人民对西方的了解远远超过西方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在西方,不但有一些平民老百姓对中国毫无所知;有的人甚至认为今天中国人还在裹小脚,吸鸦片。连一些知识分子也对中国懵懂无知。一旦世界有事,我们中国是处在“百战不殆”的位置上的。有识之士,必须承认这一点的。

⑦我曾在上面说过,中国人不但能“拿来”,也能“送去”。在历史上的“送去”,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是,在今天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既然西方人不肯来拿,我们只好送去了。想要上纲上线的话,我们可以说,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我们必须认真完成的。我们必须把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分送给世界各国人民,使全世界共此凉热。

⑧还有一个问题,我必须在这里指出,这就是,把中国文化介绍出去,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我们过去都把它看得过分简单了。我最近读了几篇关于李约瑟的文章,才清晰地意识到,中国思想史或哲学史上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仁、义、礼、智、信等,都是很难译为外文的。一个最重要的“道”字,就简直无法翻译。在历史上长期的环境影响下,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思维内容,都与西方迥异,想介绍中国文化让外国人能懂,实在是一个异常观巨的任务,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头脑清醒。

季羡林《<东学西渐品书>总序》

1文章第③段中的“这种精神”具体是指     

2文章第⑤段中作者为     感到可惜。

3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东学西渐节》的编纂目的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B.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文化中从来就不缺少外来优秀文化的元素。

C.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出辉煌的文明,而如今我们的文化创造力已经落后。

D. 由于语言的差异和障碍,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4作者倡导文化交流有哪些理由?

5结合文章第⑤﹣⑦段对作者关于“东学西渐”的认识作简要评析。

【答案】

1主动并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的胸襟。

2曾经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国优秀文化如今正在失去其影响力。

3B

4从总体上看,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从文化本身看,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创造;从历史看,中华文化和世界其它文化的交流成就了世界文明的辉煌;从现实看,缺乏文化交流导致一些西方人对中国的无知。

5作者认为,当今我们必须把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分送”给全世界。正面的看,这能够让中国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全面正确地了解中国,并以此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然而从“百战不殆”、“共此凉热”等语句上看,作者对“送去”的认识又有一厢情愿的判断和强加于人之嫌。

【解析】

1试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关键词句含义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关键性语句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阅读文章,精读第③段,鲁迅先生提倡“拿来主义”,正表示了这种精神。这一句是总结上文的作用,所以“这种精神”的具体含义应该在前文找,“我们肯于和善于吸收外来的好东西,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只要对我有利,我们就吸取”。

2试题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阅读第五段,概括该节的主要内容。这节是说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其实是从侧面说曾经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国优秀文化如今正在失去其影响力。

3试题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本题,A项,“目的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错误,《东学西渐丛书》论述了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C项,“已经落后”于文无据。D项,“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错误,原文第⑧段“想介绍中国文化让外国人能懂,实在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故选B。

4试题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本题,“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创造”“从全世界范围内历史和现状来看,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样辉煌的程度,中国人民与有力焉”“在西方,不但有一些平民老百姓对中国毫无所知;有的人甚至认为今天中国人还在裹小脚,吸鸦片。连一些知识分子也对中国懵懂无知”等句子可以具体把握。

5试题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本题,结合“我们必须把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分送给世界各国人民,使全世界共此凉热”“今天,中国人民对西方的了解远远超过西方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一旦世界有事,我们中国是处在‘百战不殆’的位置上的。有识之士,必须承认这一点的”“我曾在上面说过,中国人不但能……无意识的。但是,在今天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既然西方人不肯来拿,我们只好送去了。想要上纲上线的话”等句子可以具体把握。

纵观全篇把握主旨解题方法: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