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一语文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七年级][语文]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七年级][语文]
收录时间:2021-11-13    答题:初一语文(梁老师)

【题目】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
①弗之   
加冠:   
③从乡之先达执经问:   
(2)下列句子中的“以”与“无从致书以观”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乐其志
B.以衾拥覆
C.策之不以其道
D.以中有足乐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4)结合语段内容,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答案】
(1)懈怠;已经,或……之后;请教
(2)A
(3)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4)

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无书”和“无师”两方面的困难。作者通过向别人借书、抄书的方发解决了“无书”的困难,作者用“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方法解决了“无师”的困难。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①弗之:懈怠。②加冠:已经,或……之后。③从乡之先达执经问:请教。
(2)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实词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词的含义,“用法”指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或相似都可以。题干“无从致书以观”的“以”表现目的,代表"来"的意思。A:表现目的,代表"来"的意思。B:用,拿。C:按照 D:因为。
(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夫”,句首发语词,可不译;“以”,因为;“是”,这个;“以”,把.“因”,于是。句意为: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4)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无书”和“无师”两方面的困难。作者通过向别人借书、抄书的方发解决了“无书”的困难,作者用“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方法解决了“无师”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