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语文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中国的城市文化》 (有删节)(1)...[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中国的城市文化》 (有删节)(1)...[高三][语文]
收录时间:2021-12-22    答题:高三语文(曹老师)

【题目】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的城市文化》 (有删节)

(1)中国的城市多有外国名城的美喻别称,例如哈尔滨之谓“东方莫斯科”、苏州之谓“东方威尼斯”等等;繁华一时的上海素有“东方好莱坞”、“东方巴黎”的美誉。只不过那是过去的事了。今天,当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都雄心勃勃地欲定位于“国际大都市”时,“东方巴黎”的桂冠似乎还“名花无主”。

(2)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文化格局的变化重组,挟港台文化之势的广州一时成为商业化的通俗流行文化重镇,略近好莱坞之相。风云激荡的北京则出人意料地成为“另类”艺术和文化的乐土,吸引着星夜奔驰的外省青年,“流浪北京”成为他们无可选择的命运。八百年古都的香火竟也点燃了先锋艺术的星火。于是“圆明园”不仅记录了百年国耻,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象征,成为凭吊近十年文化的一个“圣地”。

(3)文化中心的嬗变和逆转是一个发人深思的话题。正如传统教育具有官学和私学两个源流、两种传统;北京文化也具有两个空间和两种品性——它□□是体制文化和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中心,□□有中国最宽容、最活跃的民间文化空间,成为通俗流行文化的中心。兼容并蓄的北京生成着一种新的文化生态和文化气象,使之成为与中国大多数城市绝不相同的富于磁力的城市,渐呈艺术之都巴黎的恢弘峥嵘之势。

(4)这是一个难解的当代文化之谜。这一事态如发生在上海,似乎更为顺理成章。这里没有法租界、咖啡馆、法国梧桐和法国大菜,没有欧美风雨的浸润;甚至也没有了历经沧桑、雄踞四野的城墙和城门,没有了茶馆和会馆,以及四合院里的肥狗、胖丫头、金鱼缸和石榴树。若说起北京和巴黎的关联,只是曾有过一所中法大学;此外,便是大革命时代的激进和激情,以及文化之都暗中传送的文气文脉了。

(5)两个文化之都的差异清晰可见。一个中国留学生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比较过北京和巴黎:位于永定河以北的北京是典型中国式的“单岸城市”,塞纳河横贯的巴黎则是欧洲式的“双岸城市”;北京的城市格局是方正归整的“井田效应”,巴黎则是有中心向外扩散的“涟漪效应”;北京城市以西向和北向为主的发展潜含了一种“内陆取向”,而巴黎沿西北向发展的“历史性轴线”,表明了一种明确无误的海洋走向。

(6)当代北京的现代化取向或许并不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则上,其现代文化在本土生长,已形成直接吸纳世界文化的相应机制。后者曾经是上海重要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之一。回过头来看,经由港台转手倒卖外部文化,终究是难成大器、难以远行的。令人遗憾的是,以“国际化”定位的许多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就城市建设面貌、价值取向和精神气质等许多方面而言,都只是港台文化的拙劣翻版,距主流文明相去甚远;即便是北京文化,在这许多方面同样是亟待改进的。

1第①段画线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

2第②段“另类”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

3填入第③段空格处关联词语应为:________

4简析第④段画线句选取富有特征性事物的意图;这样做意在表明______

5概括文中几座城市当今的文化特点或文化地位:

A广州:_____________

B上海:_____________

C北京:_____________

D巴黎:_____________

6下面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城市文化格局的变化重组,北京已成为“另类”艺术文化和先锋文化的乐土和圣地。

B.城墙、茶馆和四合院,代表了典型的北京传统的城市文化。

C.从文化地理学上比较,是为了证明北京和巴黎的城市规划不同,现代化取向也难以相同。

D.北京要想靠近主流文明,必须在城市建筑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气质诸方面加以改进。

【答案】

1指中国城市的主流文化尚未建成。

2相对于只是港台文化的拙劣翻版的许多中国城市文化,北京则是体制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交融的中心。

3不仅  而且

4“法租界”等是上海的吸纳外来文化的特色,“城墙和城门”等是北京的本土文化特色。(选取这些事物,意在表明:)北京成为“另类”实在出人意料。

5    A.广州:商业化的通俗流行文化重镇。    B.上海:既保留本土文化,又直接吸纳世界文化的现代化大都市。    C.北京: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兼容并蓄的古都。    D.巴黎:典型的西方文化之都。   

6A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东方巴黎”指的是中国城市的主流文化,“名花无主”,尚未建成。语句的意思为中国城市的主流文化尚未建成。

2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另类”,结合“吸引着星夜奔驰的外省青年,‘流浪北京’成为他们无可选择的命运”“八百年古都的香火竟也点燃了先锋艺术的星火”“是体制文化和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中心”“有中国最宽容、最活跃的民间文化空间,成为通俗流行文化的中心”等分析,北京不仅是体制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中心,而且有民间文化的最为宽容与活跃的空间,成为通俗流行文化的中心。

3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结合“是体制文化和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中心”“有中国最宽容、最活跃的民间文化空间,成为通俗流行文化的中心”分析,此处需要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如“不仅……而且……”。

4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简析第④段画线句选取富有特征性事物的意图”,立足对应内容,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结合“这里没有法租界、咖啡馆、法国梧桐和法国大菜,没有欧美风雨的浸润”分析,“法租界”等是上海的吸纳外来文化的特色;结合“甚至也没有了历经沧桑、雄踞四野的城墙和城门,没有了茶馆和会馆,以及四合院里的肥狗、胖丫头、金鱼缸和石榴树”分析,“城墙和城门”等是北京的本土文化特色。结合“这是一个难解的当代文化之谜。这一事态如发生在上海,似乎更为顺理成章”分析,这样做意在表明北京成为“另类”实在出人意料。

5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概括文中几座城市当今的文化特点或文化地位”,结合对应城市,回到文本中,筛选信息概括。结合“挟港台文化之势的广州一时成为商业化的通俗流行文化重镇,略近好莱坞之相”分析,广州:商业化的通俗流行文化重镇。结合“北京文化也具有两个空间和两种品性……兼容并蓄的北京生成着一种新的文化生态和文化气象,使之成为与中国大多数城市绝不相同的富于磁力的城市,渐呈艺术之都巴黎的恢弘峥嵘之势”分析,北京: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兼容并蓄的古都。结合“已形成直接吸纳世界文化的相应机制。后者曾经是上海重要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之一”分析,上海:既保留本土文化,又直接吸纳世界文化的现代化大都市。结合“塞纳河横贯的巴黎则是欧洲式的‘双岸城市’”“巴黎则是有中心向外扩散的‘涟漪效应’”“巴黎沿西北向发展的‘历史性轴线’,表明了一种明确无误的海洋走向”等分析,巴黎:典型的西方文化之都。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由于城市文化格局的变化重组,北京已成为‘另类’艺术文化和先锋文化的乐土和圣地”错误。结合“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文化格局的变化重组”“风云激荡的北京则出人意料地成为‘另类’艺术和文化的乐土,吸引着星夜奔驰的外省青年,‘流浪北京’成为他们无可选择的命运”等分析,明显原文无因果关系。故选A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